生活需要更多诗意的瞬间
(相关资料图)
去观察、去思考、去书写,让写诗成为追寻文学价值、思考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也为生活注入更多诗意。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与下一站。”
作者是谁?王计兵,一个远离故乡的外卖员,一个5年写了2000多首诗的文学爱好者。近来,《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等集结普通人诗歌作品的诗集出版上市,朴实的文字、浓烈的情感,让人为之感动、沉思。
中国素有风雅颂的诗歌传统,民间诗人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作者。据统计,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目前就有约60万人在写诗。产业工人、快递小哥、都市白领、田间菜农……不管是值守流水线还是穿梭大街小巷,不管是伏案桌前还是行走在田埂,诗歌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
诗歌不是远去的风景,更不是孤芳自赏的盆景。一首《赶时间的人》,获得数万点赞,2000万的阅读量,被网友称为“劳动者之歌”;一本出自农村诗人的《月光落在左手上》,销量超过10万册;一名自称“隔花人”的“地摊诗人”,在社交平台上圈粉数十万……或许这些诗歌大多稚嫩,但简单、本真的文字,往往能直击心灵。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选择以诗歌的方式,发现和创造更多诗意的瞬间,在奔腾向前的时代,留下普通人的见证。
有人说,在当下谈论诗歌,似乎不合时宜。当短视频的流行碰撞经典书籍的阅读,当人工智能一气呵成写出五言七律,人们是否还需要字斟句酌、赓续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传统?
是的,我们还需要诗歌。
学生在视频网站的评论区,用诗歌倾诉青春的苦恼和甜蜜;上班族在手机备忘录里,用诗歌记录工作的点滴、家庭的温情;工人在视频号里朗诵自己的诗篇,用诗歌定格感悟和浪漫。通过这些包罗万象的主题、独一无二的诉说,我们得以了解诗歌背后的个体,也得以倾听他人的声音,感受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创作群体、丰富的诗歌主题、热情的文学讨论,让人看到诗歌的更多可能。从“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公众号,到线上“斗诗大会”、读诗直播,互联网的新媒介新应用,形塑了诗歌生动的面貌、吸引了大众多样的参与。在文学的广场上,需要有专业作家的笔触,也需要有普通人的声音,参差多态的声部,构成了时代的合唱。
去观察、去思考、去书写,让写诗成为追寻文学价值、思考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也为生活注入更多诗意。
相关新闻
- 生活需要更多诗意的瞬间
- 创业板指跌超1% 深成指跌0.46% 锂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赛道集体下挫 世界微动态
- 当前滚动:在渝高校新增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俄足协秘书长:由于“组织困难”等原因,俄将退出中亚足球锦标赛_天天热资讯
- 今日热文:金融助力民营粮仓:平普金粮供应链南宫市服务中心成功落地!
- 极氪回应极氪001过火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排除动力电池引发事故|观天下
- 环球热推荐: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剧作家活动日”在京举行
- 铭普光磁最新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55亿元_环球热门
- 世界资讯:子木帛金
- 社评:中国外交很忙,没空接待缺乏诚意的人_视焦点讯
- 第十三届北影节电影大师班阵容公布,四位国际知名影人重磅加盟!_即时焦点
- 秦川物联: 关于股东完成非交易过户的公告
- 今日热搜:达尔优键盘驱动官网_达尔优键盘
- AI Spera将在2022年RSA大会上展示CTI搜索引擎
- 新车|内外大更新,全新宝马X1正式发布,售28.89万元起
- 当前视点!优惠来啦!约上小伙伴,一起游河北
- 俄媒: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顾问要求对俄罗斯核工业实施“最严厉制裁”
- 观焦点: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今年来全部实现正收益
- 白萝卜排骨汤的做法家常简单好吃(白萝卜排骨汤)
- 元宇宙解决方案就在这 宙世代打造沉浸体验的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