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看:车修好停店里5年,公里数涨了两倍!车主震怒,售后喊冤,真相到底如何?

2023-05-10 08:53:41来源:新汽车志

最近,有一位张先生在媒体上爆料称,自己10年前购买过一台丰田牌锐志轿车,因发生事故在宁波当地一家丰田经销商处进行维修,后因自己的一些债务问题没能及时取车,这一停就停了整整五年。

今年当他准备来店里取车时,意外发现仪表上的公里数不对。五年前进店维修时候是6万多公里,现在变成了18万公里,这让他产生了怀疑。


(资料图)

于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一方面车主怀疑这辆车被私自使用了,另一方面门店认为这辆车脱保多年,不可能上路行驶。就在众说纷纭之时,一位修车老师傅似乎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01

车停不动,里程表怎么会走的?

根据车主张先生的解释,这辆车之前发生了事故,一侧车门受损严重,经过定损和维修之后,产生了2.2万元的费用,但因为当时自己无力支付,就把车停在了店里。

到了今年4月份,车已经停了五年,张先生在解决了债务问题之后,想把这辆车处理了。于是他重新联系了门店,支付了1.5万元,剩下的7000元尾款经过协商后是在取车之后支付,但没想到在这个环节上产生了新的问题。

张先生表示,五年前进店维修的时候,这辆车的累计行驶里程是61212公里,但现在里程表却显示为189029公里,足足多出了两倍。

对此,经销商售后部门负责人表示,当时承接这辆车维修项目的专员已经离职,维修单上的“进厂”里程数是这位专员自己估算的,并不是这辆车当时实际的里程数,因为送修时这辆车在发生事故之后断电了,故无法获取实际的里程数,只能估算。

张先生表示这辆车之前都是短途驾驶,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里程数。另外一方面,由于这辆车在修理完成之后就已经处于脱保状态,门店坚持认为这辆车在脱保之后是没有可能再上路行驶的。

那么,如果双方说的都是事实,那么这个里程表上的数据为何会变动如此之大呢?某位修车老师傅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那就是这辆车在五年间被当成修电脑的料板一样,别的同款车有故障就把零件换过来排除故障,因为车主长时间没取车,仪表盘被换了个公里数大的。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说法的逻辑性看法如何。实际上,张先生购买的这一代丰田锐志早已停产,如果有同款车进店维修,或许这家门店确实缺少相关的备件,而有现成的疑似不要的车,就拆过来用了,可能只是最后没有帮张先生换回去。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猜测。目前,双方还在进一步沟通中,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张先生或许还要进一步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五年前的车辆信息。

02

停产老车维修最大障碍是备件!

案例说完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停产的老车在维修时,会遭遇哪些障碍?实际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在于没有备件可做维修和替换。

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在2005年就出台了的《汽车三包政策》,其中有一项规定要主机厂提供的汽车售后服务必须满足用户在整车停止生产后10年售后服务的需求。说白了,就算是这款停产了,也能保证在之后的十年内有配件可以更换。

而车企也会和自己的零配件供应商签订相关停产车型的备件协议,一般都会比国家的相关规定更长一些。

不过,虽然有这些规定在,但大家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辆传统内燃机车由2-3万个零件组成,售后是无法做到每一种都能做到长期备件的,尤其是在汽车产品快速迭代的这几年,这个难度更大(零件仓储与SKU管理成本过高)。

有业内专家在对国内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发现,在授权渠道没有备货的情况下,供货商响应车辆的售后维修订单,配件正式发货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如果车主继续维修,那么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取配件,一般来讲首先就是找一些拆车件,就是从其他同款的报废或事故车辆上“抢救”下来的还能使用的部件,好处是零配件还是原厂的,和车子的契合度比较高。

假设拆车件也找不到,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一些国内工厂制作的替换件,但由于质量参差不齐,很有可能踩坑。有些车主还会找一些专业厂家去定做零件,虽然成本很高,但至少能最终解决问题。

关键词:

上一篇:焦点讯息:2023年(第三届)全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创新论坛在商洛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